课题研究《蒙特梭利数学教育在幼儿园活动中的运用》总方案
蒙特梭利数学教育在幼儿园活动中的运用
昆山国际学校附属幼儿园 课题组
1. 课题的提出
本园曾开展了《蒙特梭利教育在幼儿园活动中的运用》课题研究,历经五年时间,现已顺利结题。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开展蒙特梭利数学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数”在食、衣、住、行等的日常生活中都是不可或缺的。几乎没有一个民族不知道1、2、3、……或“很多”这些与“数”有关的概念或名称。仅就最单纯的数东西来说,便和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从小到日常生活,中到各项工程,大到巨型计算机、航空航天等,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与工作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可以说人类正在建设的信息社会本质上就是数字社会。有人把数学对于人类的意义,比作生活中不能缺少的盐一样。离开了数学,人们的生活将寸步难行。所以世界各国都把数学教育列为国家基础教育的重要课程,而幼儿数学启蒙,作为数学教育的基础具有重要意义,倍受各国教育重视。
首先,数学是幼儿认识环境、了解环境、适应环境的工具之一。幼儿在处理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时,与成人一样需要计数、计算和逻辑推理与判断力。
其次,幼儿数学教育有利于幼儿数学逻辑能力的发展。数学逻辑能力是人的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幼儿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排序、分类等数学活动,学习简单的数学逻辑推理,为进一步发展复杂的、抽象的逻辑推理能力做准备,也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三,幼儿期是幼儿数学能力发展的敏感期,是数学启蒙教育的关键期。数学教育让孩子“学会”不是唯一目的,而是在过程中开启孩子的智慧,借助教具的操作,触类旁通,真正成为一个懂得思考的孩子。
我园主要招收来自世界各地的孩子,兼融世界各国文化。许多境外家长对于蒙特梭利数学教育也都了解,并且很赞同蒙特梭利教育的理念。加上我园近几年来对蒙特梭利数学教育也有了一定的尝试,各班级都具备有蒙特梭利教学具,教师在蒙氏教学上也有一定的培训。因此,进行“蒙特梭利数学教育在幼儿园活动的运用”这一研究具有时代性、实用性和可行性。
二、课题的涵义
蒙特梭利,意大利著名幼儿教育家,蒙特梭利教育法的创始人。其教学法的精髓在于培养幼儿自觉主动的学习和探索精神,蒙特梭利教学法,尊重儿童的自由发展,重视儿童成长发展的各种敏感期教育,借助蒙特梭利博士创立的适宜儿童成长的教具,激发幼儿天赋本能。蒙特梭利数学教育,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素材和教具,教孩子从生活中认识和掌握数学知识。让幼儿面对“数学”这种抽象概念的知识,能够以具体、简单的实物为起点,让孩子在动手操作中,先对实物的多与少、大与小求得了解,然后再自然而然地联想出具体与抽象的关系,让孩子在教具操作中懂得数与量的关系。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蒙台梭利,意大利教育家。她为现代儿童教育奠定了基石,并做出了杰出贡献。她倾其毕生精力所创造的“蒙台梭利教育法”,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推崇和认同。她强调教育者必须信任儿童内在的、潜在的力量。教育家不是强制的、干涉儿童自由行动的,而是为儿童提供一个适当的环境,让儿童在自由活动中学习。她特制了很多教具,如小型的家具、玻璃、陶瓷等小物件,供儿童进行感官练习,把抽象的数学概念、高深的数学思想融入简单有趣的教具中,孩子在兴致勃勃地玩教具时即潜移默化地理解了数学概念,形成了形象生动的直观思维,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基本的加减乘除读写算,这些都是在传统数学的学习中经过大量艰苦的训练才能达到的技能。
蒙台梭利认为,早期数学学习是一种典型的感知经验性学习,而不是抽象的、理性的学习。她在数学教育这个方面是把感官教育作为算术教育的基础的。她认为感官经验是幼儿智力发展的基础。因此,她相信,幼儿数学教育必须以具体化的抽象来引导幼儿学习数学。具体化的抽象是蒙台梭利数学教育中的一个突出观点。幼儿需要具体的物体来支持幼儿的思维探索,但同时,数学又是一种抽象的经验,是在实践上的抽象,所以蒙台梭利创制了特有的蒙台梭利教具,主张提供给孩子丰富的学习数学的材料,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这些材料,通过主客体的相互作用,来获得真正的数学经验,熟悉数量。蒙台梭利的教育性材料功能,正如蒙台梭利自己所说的那样 “像梯子一样”,可以让幼儿自己采取主动,向着自我实现挺进。 我们不能要求孩子的学习效果马上体现出来,我们须尊重幼儿内在需求,让幼儿适时、适性地成长,短期内有些效果(譬如幼儿思维方法的获得)不易察觉,但却会在某一时间爆发出来,显出内在心智的成长。数学教育不仅让幼儿学会计算,更让幼儿学到数学思维的方法。这种思维方法的获得日后会在小学、中学学习阶段显出力量,不断爆发出学习的成果。
国外的蒙氏班,不仅是幼儿园有,在小学、中学一样受到欢迎,这是因为据跟踪调查统计结果发现:超过80%接受过蒙氏操作数学教育的孩子思维能力明显强于其它没有接受教育的孩子。这也就是蒙氏教育在全世界经久不衰、风行百年的原因之一。
作为定位于收费较高层次的幼儿园,在长期的教育改革实践中,初步形成了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教育实践的基本课程、内容和方法,有了一定的经验。为了进一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吸收与借鉴多元的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方案,来完善园本课程,我们从2005年起,引进了蒙台梭利教育法(教师通过台湾、意大利“蒙”氏培训中心的培训),试图通过“蒙氏”幼儿班的实践研究,了解蒙氏方案潜在的先进、现代的理念,学习和继承蒙氏教育先进的一面,同时利用我园的教育经验和特色,补充和完善“蒙氏”方案,使之适应我国的教育环境,为我园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服务。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总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如何在《纲要》指导下将蒙特梭利教育运用于我们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中。让孩子们在观察、交流、操作中,激发他们的学习意愿和潜能,发展逻辑思维及推理能力,进而建立起积极、互助、分享、尽责的生活态度,让孩子在快乐的环境下学习,启发孩子不同的学习方式并引导孩子多元智能的发展。从而进一步推进和深化素质教育,让孩子们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具体目标:
探索如何将蒙特梭利数学教育很好的用于我们的教育实践的途径和方法。教师根据主题设计和研发适合幼儿认知和操作的教学具,及孩子的学习操作单。形成将先进理念用于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校本课程。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操作要点
组织教师学习,提高理论认识。组织课题组全体教师认真学习蒙特梭利数学教育理论,及其教育教学方法。提高课题组人员对蒙特梭利数学教育在幼儿各方面能力发展的重要性的认识。提高教师参与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课题研究以幼儿的学习生活活动为主,因此,教师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通过组织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活动,有目的有计划的将蒙特梭利数学教育理论有机结合于幼儿一日活动,从而促使幼儿各方面发展。
开展子课题研究,设立研究例会制度。在理论结合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的反思、总结。课题组包括各自课题组定期进行组内、组间交流活动,共同探讨,统一协调,以保证幼儿园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圆满完成。
六、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蒙特梭利,意大利著名幼儿教育家,蒙特梭利教育法的创始人。其教学法的精髓在于培养幼儿自觉主动的学习和探索精神,蒙特梭利教学法,尊重儿童的自由发展,重视儿童成长发展的各种敏感期教育,借助蒙特梭利博士创立的适宜儿童成长的教具,激发幼儿天赋本能。蒙特梭利数学教育,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素材和教具,教孩子从生活中认识和掌握数学知识。让幼儿面对“数学”这种抽象概念的知识,能够以具体、简单的实物为起点,让孩子在动手操作中,先对实物的多与少、大与小求得了解,然后再自然而然地联想出具体与抽象的关系,让孩子在教具操作中懂得数与量的关系,感受四则运算的快乐。
七、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蒙特梭利数学教育是蒙氏教育中最闪光的部分。蒙氏数学课程是根据蒙氏教育的主要方法和思想开发的,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在全国有几百万的幼儿在使用这个课程。蒙氏数学课程独特的教学法很受老师和幼儿的喜爱。现在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蒙氏数学课程的特色与魅力。
蒙氏数学的特色是什么?这是大家都关心的一个话题。它的特色在哪里?我们用一句话来说,蒙氏数学课程的特色就是:通过操作探索活动,发展幼儿数学思维。蒙特梭利认为“令孩子觉得数学学习困难的,并不是数学的抽象的问题,而是我们成年人提供的方法错误所导致的。也就是说,我们要为孩子提供一套科学、正确的学习数学的方法。传统的方法一般是讲解演示法,让孩子通过记忆、重复做作业达到目的。这种方法有一定的效果,可是,它是错误的,甚至带给孩子终身的伤害。
按照皮亚杰的观点,3-7岁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逐渐取代直观动作思维,同时,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由于幼儿思维的主导类型是形象思维和直觉行动思维,幼儿思维的特点就决定了要发展幼儿抽象逻辑思维,就必须提供给幼儿让他操作的具体形象的材料,让幼儿通过反复动手操作来感知数量经验,建立数学概念,最终发展数学思维能力。蒙氏数学课程提供的材料也是层层递进促进幼儿思维发展的。
我们幼儿园现在使用的特色课程是以现代幼儿数学教育理论为基础,吸收蒙特梭利数学教育的思想和方法,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材料上做了许多创新,是一个适用于广大幼儿园的数学教育特色课程。它提供了大量操作材料,通过多种形式的操作探索活动,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促进幼儿数概念的发展。
蒙氏班的孩子是幸福、开心的,是建康快乐的。工作时他们聚精会神,认真专注,活动时他们热情活泼,彰显个性,他们在老师的关照下自由的工作着、收获着。
八、课题研究的方法
调查法:在全园幼儿及家长中,以问卷、观察、个别谈话等方法进行调查。
个案研究法:对个别幼儿作个案跟踪研究,建立幼儿个案分析档案。
行动研究法:通过参与实践,及时解决问题,调整研究手段的方法,进行研究。
经验总结法:通过不断的实践、研究,发现问题,寻找解决方法,及时总结经验,并将好的经验成果加以推广。
九、课题研究的步骤及措施
(一)准备阶段:(2016.9—2017.2)
1、收集、整理国内外有关的教育理论。
2、确定课题内容,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3、举行课题论证活动,修改充实研究方案。
(二)实施阶段:(2017.3--20120.3)
1、根据研究方案制定子课题方案,进行操作运行。
2、教师加强学习、培训,不断探讨、有效运用。
3、根据研究情况,做好各项纪录,进行阶段性小结。
(三)总结阶段:(2020.4—2020.6)
1、进行公开活动等,展示研究成果。
2、总结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
3、邀请有关专家对研究成果进行鉴定。
十、研究措施:
1、组织教师学习,提高理论认识。组织课题组全体教师认真学习蒙特梭利数学教育理论,及其教育教学方法。提高课题组人员对蒙特梭利数学教育在幼儿各方面能力发展的重要性的认识。提高教师参与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课题研究以幼儿的学习生活活动为主,因此,教师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通过组织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活动,有目的有计划的将蒙特梭利数学教育理论有机结合于幼儿一日活动,从而促使幼儿各方面发展。
3、开展子课题研究,设立研究例会制度。我们将在小班、中班、大班各年龄段对课题进行子课题的研究在理论结合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的反思、总结。课题组包括各自课题组定期进行组内、组间交流活动,共同探讨,统一协调,以保证幼儿园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圆满完成。
十一、课题研究的管理
组长:周龙娣
副组长:张紫微、陆媚妮
研究人员:张燕、包蕾、潘佳琪、邵月仙、陈莉、金敏、唐勤、周珊珊、蔡芸芸、韩娇娇、张晓静、何文玉等
十二、成果汇报形式
1.撰写研究报告和总结性经验论文。
2.系统性的论文和专著。
3.形成园本教材。
4.展示幼儿工作本、活动图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