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2024/03/19

礼仁之学|“归有光在这里”系列

网站首页    中学    新闻资讯    国中动态    礼仁之学|“归有光在这里”系列

归有光写作思想刍议(下)

“归有光在这里”系列


归有光(公元1506年-1571年)字熙甫,又号项脊生,晚年别号震川,世称“震川先生”。苏州府昆山县(今江苏省昆山市)人。明朝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其一生博览群书,著作等身,尤其是散文号称“明文第一”(明代黄宗羲语)。对其写作思想的研究将有助于今人写作特别是指导学生写作。


行文角度多元化



归有光在《庄骚太史所录》中提到“文体之工,自文法之变始,愈变而愈工,知道者于是乎有所感焉。夫文之正者无奇,无奇则难工。世之君子争为一家之奇言,则其法不容以不变。变亦多,正亦远,工亦益甚。”他本人在写作中也是严格遵循此主张的,即重视角度的多元化,新颖化,从不同切口抉得妙悟,铺排成文。就以乡曲应酬之类的作品为例,一般而言,这类作品大多是无病呻吟的公式套路、应景文章,枯燥乏味、毫无生气,很难写出新意。在《震川先生全集》中此类文章竟有半数之多,但它们在归氏笔下却面目不一、篇篇生彩、摇曳多姿。

概而言之,归有光行文手段一是:紧扣题旨,开门见山。如《送李廉甫北上序》开篇:“西川子与余同庚也,同业也,又相善也。今秋予为考官所黜,而西川子以《易》举,为第三人。予盖释己之忧而为西川子之喜。”这一手法比较平实直接,不生枝节,是初学写作者易于掌握的。二是:由近及远,娓娓道来。文章先不切入正题,而是宕开一笔,然后转入正题。如《侗庵陆翁八十寿序》先通过空间的转移,由吴之葑门说到东边的湖荡,再说到沉湖、甫里;然后再描绘一幅素朴简淡的山水图画,由船家指点将视角定格在“故冢宰陆公之居”,再由陆氏说到侗翁。这种散文笔法,不急不缓,迂徐有致,颇有情调。三是:一字立骨,两翼颉颃。归有光精通八股文,八股文中的“文眼”“两扇”的做法他灵活运用于散文创作中。《耐斋记》中以“耐”字为骨,《陶庵记》以“怡性”为骨;《雪竹轩记》以“雪竹”为文眼,《悠然亭记》以“悠然”为文眼;《花史馆记》以“观世如《史》,观《史》如花”为两翼;《送吴纯甫先生会试序》以“遇与不遇”为两翼等等不甚枚举。四是:穿插点染,尺水生波。应酬类文章一般篇幅有限,多采用四平八稳的模式,而归氏却擅于螺蛳壳里做道场,闪展腾挪。如《戚思呐寿序》第一段介绍戚先生的居址、爱好、雅趣,第二段插入回忆幼年对先生的印象。及读到“今余年日长矣,诸皤然者自若也;往往有及百年者,而先生亦八十岁。”才明白归氏祝贺戚先生高寿的主题。此文波澜起伏,极有可读性。五是:借题发挥、别生根芽。如在《朱夫人郑氏五十寿序》中明写夫人之寿,捎带着提一下她的丈夫,其实也是正常的。但不几年间这位朱先生就由一个普通“举子”“举进士,为行人,为给事中,声华烨然”升迁之快,令人咋舌。及读到下文“予闻公居家,喜方药,精于内学。往者天子亲问玄帝论诗之旨,其事甚秘,不可得而知也。”嘉靖皇帝沉迷方药,很多不学无术之徒因献方药而骤贵。归氏借题一点,含而不露,但明眼人已心知肚明。六是:一鳞半爪,卒章显志。此类文章开篇铺陈,似不着边际,慢慢向主旨靠拢,一直到结尾,方才点明作序本旨,令人豁然开朗。如《柳州计先生寿序》开篇突兀,天马行空:“吾乡范文穆公称湘南江山奇胜,为天下之一。时公帅广右,已而移镇之蜀,有眷眷不忍去之意。而柳子厚刺柳州,乃作《囚山赋》,观其辞,殆不能以一日居者……”无字提及计氏。而文章末尾才说:“嘉靖癸亥孟冬,适先生降生之辰,进士君忽起岭云衡雁之感。诸生某某为之遥致祝寿之词,而求序于余”揭示作序之由,真有柳暗花明之妙。




重视语言淬炼



清人刘熙载《艺概•文概》中说:“文以炼神炼气为上半截事,以炼字炼句为下半截事,此如《易》道有先天后天也。”字句的锤炼决定着文章的高下。归有光半生举业,孜孜苦苦,于文字一端也是极其重视,反复锤炼的。

首先,归氏文字洁净质朴、典雅清丽。他熟读经史、淹贯百家,尤其对司马迁的《史记》心摹手追。长久的浸润、揣摩,使得其文字如山溪清泉、泓澄清净,晶莹剔透;又如陈年美酒,绵长味甘,余韵悠然。如《张自新传》中“与其兄耕田度日,带笠荷锄,面色黧黑。夜归,则正襟危坐,啸歌古人,飘飘然若在世外,不知贫贱之为戚也。”写张自新生活艰辛,但却不失文人风骨。文字不蔓不枝,对比富有张力。特别是张自新死后,以一句“自新家在新洋江口,风雨之夜,江涛有声,震动数里。野老相语,以为自新不亡云。”不着雕饰,如实写来,但朴素的文字下却蕴含着巨大的能量,“江涛有声,震动数里”那是老天爷对人才夭折的喟叹。

其次,归氏文字简约干净,以少胜多。如《野鹤轩壁记》一文短而有味,文末一句“烈风暴雨,崖崩石落,山鬼夜号”十二个字就活画出归有光这群年轻人欲改造世界的豪情与气魄。再如归氏写教书之乐,只一句“每环坐听讲,春风动帷,二鹤交舞于庭,童冠济济,鲁城、沂水之乐得之几席之间矣。(《群居课试录序》)”师生融融,和谐美好的画面就跃然纸上。归有光特别懂得以干净文字来“造情”,淡淡几笔,疏朗之极,但却极有韵味。如归有光被明升暗降到邢州作通判,他在《顺德府通判厅记》中,以一句“独步空庭,槐花黄落,遍满阶砌,殊欢然自得。” 就将其内心孤寂与苦闷抒写的淋漓尽致。

再次,归氏文字音韵和谐,骈散结合。如其代表作《项脊轩志》第一段:“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文中四言、杂言交错,既有整饬之美,又具错落之致。且音韵和谐,回环往复。使一座极其普通的书房,变得温馨可亲又诗情画意。难怪自视极高的大学者王世贞晚年也不无感慨到:“先生于古文词,虽出之自《史》、《汉》,而大较折衷于昌黎、庐陵。当其所得,意沛如也。不事雕饰,而自有风味,超然当名家矣。……风行水上,焕为文章。当其风止,与水相忘。剪缀帖括,藻粉铺张。江左以还,极于陈梁。千载有公,继韩欧阳。余岂异趋?久而始伤。(《归太仆赞并序》)”而这种独特的“风味”正得力于语言的魅力。


扫码关注我们

昆山礼仁外国语学校

撰稿|宋治洲

编辑|梅健瑄

审核|新媒体工作室